他们,让军魂闪耀哈工程!
八一建军节
今天是2022年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
95载初心不改,95载风雨兼程
你们是人民的卫士
你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哈工程全体师生
向英雄的人民军队致敬!
《钢铁长城》离退休处 刘瑞堂
今天,向他们致敬!
在哈工程的校园里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有一个光荣的称呼
退役军人
过去他们身着军装
用青春热血铸就峥嵘岁月
如今他们以赤子红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
继续坚守军人本色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当师生需要他们时
他们时刻喊“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盛磊
“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盛磊,哈尔滨工程大学信通学院硕士毕业,2006年参军入伍。服役于原海军91709部队,任某站站长兼教导员。从军期间荣获海军司令部“十佳教员”、“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2017年转业至学校工作后,荣获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2年,盛磊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成为国家通过高考招收的第一届国防生。他亲身经历海军走向深蓝的关键时期,深知身负重任更要勇于担当。十一年的军旅生活,很多习惯都已经深深烙印在盛磊心里。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时刻牢记“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连续三年服务保障学校选手参加全省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助力学校实现此项赛事“三连冠”。他牢记“军民鱼水情”,在学校和机关党委组织抗疫及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献出自己的力量,在日常的点滴里彰显一名军人的坚韧与坚守。
李杰
“卸下戎装,斗志依然昂扬,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李杰,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与科学技术专业硕士毕业生,2002年7月入伍,服役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测量站,入伍期间多次荣获“嘉奖”“优秀科技干部”等荣誉。
军旅生活的紧张节奏、高度的纪律性和严苛的任务标准让李杰迅速成长为一名品格坚韧的军人。他曾在“北斗”“嫦娥”系列卫星发射任务中担任操作手,嫦娥2号卫星发射前,设备突发故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李杰与其他同志一同加班加点排除故障,最终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这种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精神,也被他带到了工作当中。退伍转业后,李杰进入动力学院工作,而后又来到校工会工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习惯认真对每一份任务,也习惯不断学习,苦练本领,时刻准备,“卸下戎装,斗志依然昂扬,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刘其涛
“南征北战忠诚使命,蛰伏深山默默奉献,热血筑巢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勤俭朴素,科学求实争创一流。”
刘其涛,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生,2009年6月入伍,服役于总参谋部某工程部队,后成建制转隶为第二炮兵。历任排长,助理工程师,在部队服役8年。
在刘其涛看来,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军人,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军旅生涯中,影响他最深的便是“导弹工程兵精神”:“南征北战忠诚使命,蛰伏深山默默奉献,热血筑巢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勤俭朴素,科学求实争创一流。”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武装部工作后,刘其涛仍时刻用“导弹工程兵精神”要求自己。
军训期间,他作为武装部老师中的一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保障好军训教官和参训教师的军训需求;参与学生晨训,指导参训教师开展晨训工作。日常工作中,他作为校国旗护卫队的指导教师,指导队员们晨训、加训,认真对待每一次升旗仪式。令他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建军节的升旗仪式。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升旗仪式前夕,他带领国护队员们反复彩排、多次加训、调整路线,只为完美呈现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当天,国护队员们动作标准、口号洪亮,指挥员沉着冷静、口令准确,出色地完成了升旗仪式,令他感到无比骄傲自豪。
王社军
“时刻绷紧‘防控弦’,才能给师生最大的安全感。”
王社军,1996年12月从军入伍,服役于原武警黄金第一总队三支队,历任士兵、班长、排长、中队长、大队长,在部队服役19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3次,进入学校工作6年中2次考核优秀,并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社军从小就有成为军人的梦想。18岁时,他通过了体检、政审,成为了一名武警战士。经过军旅生涯的淬炼,王社军迅速地成长起来,在部队里吃的苦变成了他的财富,让他了解自己的潜力,面对困难时更加勇敢坚毅。
转业之后,王社军来到哈工程工作。工作中,他时刻保持军人本色,急、难工作勇于承担。自疫情发生以来,他负责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疫情防控宣传。2年来,他累计排查管控教职工3400余人次。这项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还不分时间段,牺牲节假日、晚间休息时间组织摸排是常有的事。但王社军始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他说:“用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使命,时刻绷紧‘防控弦’,才能给师生最大的安全感。”
申同良
“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部队带到校园。”
申同良,1985年9月考入西安空军电讯工程学院无线电通信指挥专业,1989年7月毕业分配到哈尔滨空军第一飞行学院第一训练团,分别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参谋、无线电师,曾立三等功两次。
从部队转业后,申同良来到哈工程网络信息中心,先后在综合科、通信科、网络科工作。处理综合事务、维修网络和电话、前台收费......在工作中,申同良是全能的多面手,不管面对什么任务,他都要坚持要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部队带到校园,把工作完成得“让每一位师生满意”。
史艳鹏
“时刻坚持服从命令听指挥,不惧困难,迎难而上。”
史艳鹏,2002年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信通学院,2003年加入国防生方阵,2006年毕业加入海军航空兵。曾获个人三等功1次,军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主官,师级优秀机关干部等。
退役后,史艳鹏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学院,负责工作点多、涉及面广的综合办和专职组织员工作。克服了入职时间短和疫情的不利影响,他边学习、边融入、边提高,将学院党委决策部署和领导指示落到了实处,“宁可身受累,不让脸受热。”疫情以来,政策调整、风险排查、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进校核验、离返哈统计、物资保障等工作让他变得更加忙碌,但他坚持“服从命令听指挥”,不惧困难,迎难而上。
服役期间,史艳鹏见证了海军转型建设特别是海军航空兵的跨越式发展,见证了一批批海军自主培养的优秀飞行人才建功立业。未来,他将继续保持军人本色,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职责,在哈工程用自己的力量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添砖加瓦。
田云飞
“秉承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田云飞,2004年考入空军西安飞行学院,空军,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边远地区支边直到退役。曾获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学员1次,嘉奖1次。
十余年的军旅生活中,田云飞印象最深刻的是穿上军装的那一刻。那天,他穿好军装、挂上肩章,一股“为人民服务、保家卫国”的强烈自豪感从心底涌现,他意识到,自己肩上扛起了军人的责任。
来到哈工程后,田云飞从事物理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的工作。虽然在部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工作,但他拿出迎难而上的军人作风,努力学习相关规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建党101周年之际,学院党委组织部组织谋划了新党员集体宣誓活动,他作为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活动,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也完成了自己工作角色的转变。未来,他将秉承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周丽云
“军旅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可以不惧风雨,从容向前。”
周丽云,1986年入伍,服役于原沈阳军区某部,陆军,于2000年退伍。所在单位曾获得“献身国防,扎根边疆”荣誉,曾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高考时,周丽云与梦想的军校失之交臂。进入大学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军旅梦想,她选择报名参军入伍。入伍后,她去了边远的山区工作,冬季严寒难耐,很长时间连水都没有。工作条件艰苦,她也曾苦恼过、落泪过,但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她坚持与困难斗争,练就了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
工作后,她曾在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当汉语教师。面对国外工作生活的一切未知,她毫不退缩,“军旅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可以不惧风雨,从容向前。”褪去戎装,她扎根平凡的工作岗位,继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徐佳璐
“军旅生涯磨炼了我的毅力、耐力,教会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徐佳璐,2015年野战部队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5426部队。先后任宣传干事、纪检干事。入伍期间先后20次牵头策划、编排并主持主题晚会、颁奖晚会、欢送老兵晚会、大型歌咏比赛等,多次被上级作为业务骨干抽调办案,曾荣立三等功一次,获“集团军优秀文艺骨干”“旅嘉奖”等荣誉称号。
徐佳璐所服役的部队是开国大将粟裕将军生前所在部队,贯彻着四种精神:“猛打猛追猛冲,跑得打得饿得”的猛虎精神、“想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的苏宁精神、“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吴志国精神和“为国争光、敢于奉献”的马里维和精神。“这四种精神与哈军工精神十分契合。”转业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在哈工程工作。
退伍后,她在哈工程人文学院从事党建工作,为师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期间,她负责为同学们搬运提供校外物资并做好消杀工作,全时在位到岗。尽管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她仍然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响应学校号召主动到校参与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她说:“军旅生涯磨炼了我的毅力、耐力,教会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若有战,召必回
这是所有退伍老兵
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脱下军装
脱不掉心中的那抹绿色
变换身份
换不了的是骨子里的血性
他们始终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一日当兵,一生是兵
一夕从戎,一生光荣
一声“到”,一生到
在第95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
向中国军人致敬!
向退役军人致敬!
DNA动了!
这所“不穿军装”的海军院校,矢志强我海军!
哈工程男兵女兵集结!
用青春维护国家安全!
从优秀军人到转专业+保研,
这个HEUer干啥都像样!
志在精英!哈军工,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董昕瑶 徐伟哲 宗杨迪飞 赵丰 肖涵
视觉策划与设计 | 侯万龙 查路遥
图片来源 | 部分来自网络
排版 | 程雨欣 冯心茹
编辑 | 李颖超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